——河南民间外交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宋丽萍
近年来,河南省民间外交工作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资源丰富、渠道灵活的特色和优势,为加深与世界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及河南省的开放发展不断做出积极努力。
一、河南省民间外交工作实践特色
(一)加强领导,官民并举。河南省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始终坚持在党中央外交战略部署下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省委先后2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外事工作,省外侨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民间外交的发展路径、措施、目标等进行专题调研和规划,确保中央关于民间外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河南的贯彻落实。注重加强政府引导和对民间组织的指导,创造条件培育民间组织的对外交往能力,加快社会组织走出去步伐。建立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协调机制,成立了全省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协调小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民间外交中的自主创新作用,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部门及有对外交流能力的民间机构为核心,以各方代表性强的群团组织为基础,各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媒体、基金会等广泛参与的官民并举“同心圆”格局。近年来,河南省医疗卫生援非项目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向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等国派出50批医疗队、1007名队员,诊治受援国群众64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近4.2万例,培养医务人员7000余名,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在增进中非传统友谊、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整合资源,打造平台。把蕴藏在全省社会各阶层、各组织和各团体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优势资源挖掘出来,全面、科学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相继组织省内企业走进拉美、走进欧洲、走进非洲等系列活动,促成了郑州后羿集团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生物制药实验室、成方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塞拉利昂矿山并购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同时,“走出去”的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推动民心相通,代表性企业宇通客车公司、河南国基集团等在赞比亚、塞拉利昂、印度、古巴等合作国家广泛开展慈善捐赠、公共设施援建和设立奖学金等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和地方形象。积极打造“河南国际友好城市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原华侨华人经济合作论坛”等大型涉外活动和交流平台,广泛组织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与微软、思科等知名跨国企业建立了高层交往联系渠道。建立了中美、中英企业合作对接项目河南办公室、中国—马来西亚联合商务理事会联络办公室等一批民间对外合作机制并顺利运行。同世界300多个对口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中美企业合作对接项目河南办公室”“欧盟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华中中心河南办公室”等一大批多双边机制平台,在河南省对外开展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优化布局、拓宽渠道。持续巩固与传统友城的友好关系和务实合作,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和河南省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实施需要,开辟了捷克南波西米亚州等中东欧国家地区的友城渠道。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河南省旧金山经贸文化周”等数十场大型对外经贸活动,先后邀请友好省州政府及经贸代表团900多批次参加活动。连续多次荣获全国友协颁发的“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和“城市国际化推动奖”。目前,河南省已经与46个国家建立了108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城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之首,交往广度排在全国第二位。积极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民间交流与合作,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开展“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美丽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等主题推广活动,提升了河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与中美、中英、中俄、中欧等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机制,同德国竹苑德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美国亚洲文化委员会等数十个国外民间社团和相关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四)注重品牌,彰显特色。着力打造“武林汉韵”汉语国际推广知名品牌,积极开展“亲情中华”主题品牌活动,相继在数十个国家开展了“亲情中华”原创音乐《朝阳沟》、“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等活动,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了中外民间友好往来。连续多年承办“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中华文化大乐园”等国际交流活动,在海内外侨界引起了强烈共鸣。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连续多年举办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会等系列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依托丰富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在海内外举办了“武林风走进日本”“河南豫剧走进欧洲”“梨园春走进拉美”“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等特色活动,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友好邦交庆典活动”和“中国年活动”。坚持“以武为媒”,先后组织226批次、2168人次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少林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连续成功承办13批“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累计接待20多个国家110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豫参访,增进了海外游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五)务实创新、多元发展。深刻认识风 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认真贯彻中央外事工作新 要求,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民间外交方式,推 动了河南民间外交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近年 来,河南省不断创新援非工作举措,健全完善 选派机制和“四级”管理机制,为保障受援国 人民群众的健康、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做出了 积极贡献。根据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任务需 求,培育和建立了郑州天宇演艺有限公司、少
林塔沟武术学校等.. 6个“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 基地”,有效激发了民间机构参与文化交流的 积极性,推出《慧光的故事》功夫舞台剧在美 国开展历时.. 5个半月巡演,创造了演出场次最 多、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创新教育领域国际 交流合作形式,推动.. 22所中美“千校携手” 项目学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受到教育部表 彰。连续多年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 等高规格活动,在.. 23个国家开展.. 20余项主题 推广活动,深化了河南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
二、对加强新时期河南民间外交工作的思 考
随着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 入和成效显现,河南省民间外交工作迎来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宽广的活动舞台。做 好新时期民间外交工作,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 协调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在理念、 机制、载体、方式、手段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民间外交新格 局。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河南民间外交工 作机制。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服务党 的中心工作和国家总体外交中探索河南民间外 交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民间渠道、用民 间方式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广蓄人脉。认真 落实党管外事的重要原则,不断加强各级党委 对民间外交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协调管理、 工作运行、资金保障和队伍配套建设等机制, 进一步明晰省内各民间外交机构的角色定位和 职能划分,分层级稳妥开展民间外交工作。进 一步加强海外志愿者项目的品牌建设,理顺并 形成更加有效的派遣机制。
(二)进一步调整和构建河南民间外交工 作模式。进一步调整民间外交工作思路,聚焦 我国民间外交总体战略,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 综合实验区、中国.. (河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建设, 发挥全省民间外交资源、渠道优势,统筹协调, 形成合力,构建与我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与 河南日益彰显的内陆开放高地相适应的民间外 交工作格局和运作模式。积极发挥民间外交形 式灵活、手段多样、包容性强的特点,配合政 党外交、官方外交把做事和做人的工作有机结 合。利用民间外交的各种有利条件、沟通渠道 和平台广泛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河南故事。充 分挖掘中原文化内涵,弘扬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的我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增强文化吸引力,以 “民相亲”带动“心相通”。积极推动河南优 秀企业“走出去”,促进民间组织有序参与国 际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和聚集河南民间外交工 作能量。一方面,在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的同 时,不断推进河南民间外交理论创新,把民间 外交放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格局中去研究,放 到中国对外战略、软实力建设之中去研究,整 合各方研究力量,形成研究成果,为河南民间 外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民间外交的多元主体和利益取向, 树立民间外交主体的大局观、全局观。不断增 强民间组织的群众基础,建立与群众联系密切 的基层组织。加强和改进民间外交工作,凝聚 力量,逐步形成大民间外交格局。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主任)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