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论坛  
双赢合作:亚欧会议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赖雪仪

      一、概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亚欧之间互联互通的一项宏大工程。2013年底,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此充满疑虑。这些疑虑主要是针对该想法的可操作性和其对当今世界秩序可能产生的影响。直到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一带一路”政策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才有更多国家开始认真看待这一倡议和提高参与的兴趣。
  中国在该文件中指出会积极利用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其中列举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共十个现有多边合作机制。此外,中国还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两个新的机构来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笔者认为,目前这些机构已经足够多,不需要建立更多新的合作机制了。尤其是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多边机构已经充分饱和,包括联合国、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再到新成立的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因此,笔者建议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时,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国际合作机制。而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所列出的十个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中,让亚欧会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合适而且可行的选择。
  2013年11月,在参加第十一届亚欧外长会议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亚欧会议的对接。他敦促亚欧各国政府、商界和学界能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涉足中国与亚欧会议合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欧会议进行对接联系的可能性。
      二、什么是亚欧会议
  简而言之,亚欧会议是一个促进亚洲和欧洲国家对话与合作的论坛,是一个政府间但非正式的平台,其设立目的主要是促进亚欧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1996年,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自此,亚欧首脑会议成为亚欧国家之间交换意见、交流观点的最高级别、最大规模活动,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亚欧国家间的平等对话。如今,亚欧会议有53个成员,涵盖了全球GDP的五分之三和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
  从1996年开始,亚欧首脑会议每2年举行一次。2016年7月15-16日,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到目前为止,亚欧会议进程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在一直发展。在1轨的政府间会议方面,亚欧首脑会议还包括了部长级会议及高级官员会议。各级的政府间会议都特意营造非正式的气氛,并采取闭门制,旨在让各国领导人、政府官员能够进行真实的交流,鼓励参与者坦诚交换意见。1轨的政府间会议并不产生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而是鼓励各国能充分交流各自政府的实际情况,分享各自在不同政策领域的管理经验和探索试点。官员们交流内容延伸非常广泛,而这些交流内容被组合在亚欧首脑的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其他领域合作的三足框架中。
  亚欧会议成员遵循6项基本原则:平等的伙伴关系;开放和循序渐进的合作;以促进相互理解和认识为目标;多元的合作;非正式机构化;和政府间-非政府间的双轨制度并用。因为其非正式属性,因此亚欧会议成员之间并没有任何国际条约约束,也没有一个实体秘书处。
  除了既定的首脑会议、外长会议、高级官员会议外,亚欧会议成员也进行大量的其他会议,也就是在官方会议空隙时间举行的边会(sideline meeting)。最常见的是双边政府间会议,这些会议往往是临时性的、无规律的,但是一直是亚欧会议机制的一部分。这样,亚欧会议为成员提供了一种额外便利,即在小范围内处理成员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事务。因此我也称呼其为1.1轨外交。
  然而,无论是1轨还是1.1轨外交,其主要还是政府之间的互动;只有2轨外交,才是建立在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非官方交往渠道。亚欧会议的2轨外交包括亚欧商界论坛、亚欧议会伙伴会议、亚欧人民论坛、亚欧合作委员会(现在已不存在)以及亚欧基金会的活动。亚欧基金会是亚欧会议的唯一常设机构,其宗旨就是通过组织和资助亚欧学术、文化和民间交流活动来促进交流,亚欧基金会是亚欧会议第三支柱——社会文化的基石。
  民间社会的参与能够帮助亚欧会议提升公众形象。相比只有政府参与的1轨外交,2轨包括了商界、民间组织、智库、媒体、公众等非国家行为体。不过,大多数亚欧会议的2轨会议和1轨会议联系非常紧密,他们是根据政府间会议的意愿及决定来设计的。尽管非国家行为体试图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政府政策,但政府并没有义务必须听取2轨会议的政策建议。因此,总的来说,亚欧会议还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亚欧会议基本上是政府间、企业与企业间、民众与民众间的交流,多数仍是社会中的精英人士,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尚少。
      三、中国如何参与亚欧会议
  中国是亚欧会议的26个创始成员之一,并一直作为主要的推动者之一。在1轨,中国多年来都积极参与,派相应的最高级代表出席亚欧首脑峰会、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中国积极地贡献意见及各种资源,主动承担了多项活动。例如,亚欧会议的科技部长会议和环境部长会议都是中国发起的。2008年,中国主办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
  在财政资源上,中国是亚欧会议的一个关键支持成员。亚欧会议于1998年成立了信托基金,向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的亚洲成员提供援助,中国前后出资100万美元。这信托基金也是亚欧会议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金融实体机制。另一例子是从2012年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始,中国宣布每年出资50万美元给亚欧基金会。
      四、为何“一带一路”需要亚欧会议
  作为亚欧会议的创始成员和积极参与者,中国的自身发展和倡议一直受到其他成员的关注。2014年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把加强亚欧互联互通作为一个目标时,恰好中国正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亚欧会议应该把“一带一路”倡议跟互联互通目标进行对接。
  其实,在第四届亚欧会议时,韩国已经在亚欧会议平台上提出复兴古代丝绸之路的想法,但那时,这个概念在成员之中并未得到关注。之后,韩国政府仍然陆续倡议与这个概念相关的项目。2003年,韩国和芬兰在第五届亚欧会议外长会议上发起了一个钢铁丝绸之路的研讨会,该研讨会次年6月在首尔举行。十多年后的2015年,首尔举行了关于亚欧铁路和物流网络的一场研讨会,再次提到这个概念。同时从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始,韩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亚欧信息网络”建设,作为网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于2001年12月的亚欧信息网络如今涵盖了亚欧8000个研究和教育机构。2011年,韩国政府建立了名为亚欧信息网络合作中心的非营利机构来管理这个合作网络。
  这么看来,复兴丝绸之路对于亚欧会议来说并非一个外来概念,尤其是韩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因此更不应浪费前期成果,而应与“一带一路”对接并进一步发展。中国应敏锐的注意到韩国政府这方面的兴趣及努力,并与韩国合作来促进亚欧会议和“一带一路”的对接。
  此外,亚欧会议成员中,有很多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约70个国家重叠的。尽管为了体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并没有明确哪些国家为沿线国家,但现有的研究基本同意“一带一路”覆盖到的地区包括约70个国家。两个组织重叠的国家包括:东南亚的10个东盟国家,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南亚的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30个欧洲国家和欧盟,还有中国、俄罗斯、蒙古。这些重叠的国家覆盖了亚欧会议92%的成员。另外,亚欧会议成员国中,68%为亚投行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是亚欧会议中唯一一个未加入亚投行也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近年来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和作为美国亲密盟友身份,使得日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保持戒心。而亚欧会议正好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机会,向日本展示中国的和平意愿和让全世界获益的想法。
  除了成员重叠外,“一带一路”和亚欧会议在意识形态和目标方面也相同,都倡导欧亚大陆上的和平、发展、合作理念,最终目标同是保持和提升欧亚大陆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二者也都认同要建立超越物质之上的理念、文化和人文交流,最终让普通民众从中获益。
      五、亚欧会议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首先,中国不应只是将亚欧会议作为一个平台来宣传自己的倡议。亚欧会议有自己的目标及使命,而且部分亚欧会议成员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在亚欧会议和“一带一路”对接时,应该避免中国中心论。相反,中国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和项目融入亚欧会议已有的进程之中。
  最近的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中,成员发布了亚欧会议合作领域和伙伴名单,公布成员之间成立的在指定合作领域的小组。例如,中国可以在食品安全问题小组探索“一带一路”如何促进食品运输的便捷。又如,在废弃物管理小组,“一带一路”可以发展跨国的废弃物回收链条。鉴于最终目标是实现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可以在扶贫小组开展更多合作,防止沿线国家贫富差距过大。在促进民间贸易和投资小组、运输和物流小组、促进旅游业小组等,“一带一路”都可以进行合作。在妇女权益和青年合作小组,中国也可以多学习其他亚欧会议成员的经验,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性别平等和青年培训。
  其次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已经承诺的亚欧会议项目,今后必须继续进行下去,不能给人“一带一路”抢走中国对亚欧会议的投入的感觉。另外,在亚欧会议首脑会议、部长级会议、民间会议等不同层级会议中,中国可以多听取其他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期望及顾虑。亚欧会议作为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多边论坛,也是收集信息的好机会,这远比组织双边会谈要更有效率。
  最后,亚欧基金会的作用也不应被忽视。中国可以寻求亚欧基金会的项目与“一带一路”项目进行匹配。亚欧基金会的项目不一定非要成为“一带一路”的品牌项目,而可以为实现“一带一路”的目标做出贡献。通过参与亚欧基金会的项目,中国也可以了解其他亚欧会议成员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点在哪里。相比于1轨外交的信息收集,通过亚欧基金会可以自下而上地收集非官方及大众的信息,这是十分重要的。
六、亚欧会议如何在合作中获益
  很多亚欧会议成员处于“一带一路”的覆盖范围之中,自然会对其有兴趣。特别是,亚欧会议和“一带一路”拥有相同的目标。相对于在两个不同框架下各自努力,亚欧会议和“一带一路”进行合作是一个理性选择,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做相似的项目。
  多年来,亚欧会议经常被形容为无关紧要和停滞不前。有些成员更对亚欧会议失去兴趣,因而缺席会议,并不再提供资金支持。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经过五轮成员扩充后,成员国在亚欧会议出现越来越多的利益分歧。另一个原因是亚欧会议缺乏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和看得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亚欧会议迫切需要通过务实合作项目来提高其国际关注度,并且要让这种合作带来的影响力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在亚欧会议与“一带一路”对接中推进务实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此外,2017年是亚欧基金会成立20周年,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特别是推进亚欧之间的民间交往或社会文化方面的交往合作,能够帮助亚欧基金会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亚欧会议使得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及区域机构走到一起进行对话和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亚洲和欧洲的互联互通,笔者认为亚欧会议和“一带一路”进行合作对于双方都是很好的机会。对中国来说,利用好现有的国际多边机制意味着节约时间和资源,亚欧会议是中国展现“一带一路”倡议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绝好平台;对于亚欧会议来说,与“一带一路”进行良好合作可以提升其国际存在感和影响力,这也是亚欧会议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双方合作将是一个双赢选择。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