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起生
山东省潍坊市是风筝的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以风筝为线,潍坊近年来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密切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充分结合并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增进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加强了政党外交,推动了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的落实,扎实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 1984年4月,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市举行,迄今,已举办31届,参会外宾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在技艺切磋中,沟通了情感,加深了理解和友谊。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4月1日,国际风筝联合会在中国潍坊正式成立,现有理事国16个,会员国67个,秘书处设在潍坊市,这是第一个设在中国中等城市的国际性体育组织。2012年起,风筝会开幕日为每年4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二、以风筝城市为名片,举办多项外事活动 1. 第二届中阿中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第二届“中阿、中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于2011年9月在我市举行。论坛由中联部和省政府主办,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潍坊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主题是“发挥中小企业作用,谋求互利共赢发展”。论坛期间,约旦前首相阿卜杜·萨利姆·马贾利,及来自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土耳其、伊朗等16个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重要政党领导人、政府经济事务负责人、商会负责人、外国驻华大使来潍参会。出席本次论坛的中方代表主要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省政协副主席赵玉兰等领导。论坛为中阿、中非务实合作提供了新渠道,也为潍坊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创造了机会。 2.“双百”外交使节潍坊行 通过邀请百名中国驻外使节和百名外国驻华使节,更好的利用驻外使领馆、驻华使领馆的资源,宣传推介潍坊,同时打造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让企业了解外部信息,抓住机会,规避潜在的风险。2012年共邀请19批200余人来潍考察洽谈,其中集中邀请两次:一是在风筝会期间,有针对性地组织了115名外交使节与潍坊企业的对接会,200多家企业踊跃参加。二是11月中旬,邀请外交部2012年第五期大使参赞学习班40多名中国驻外国使节来我市参观考察,调研发展状况,各使节结合驻在国与我市在有关产业方面的互补情况,对我市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出了一大批建设性意见。 3. “中国国际友城市长(潍坊)生态峰会”暨“国际风筝城市联盟”启动仪式 2013年4月,潍坊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友城市长(潍坊)生态峰会”暨“国际风筝城市联盟”启动仪式。邀请了20多个国家的10多位市长、100余名外交官、企业家及生态方面的专家参会,举行了“国际风筝城市联盟纪念牌”揭牌仪式,联名签署了《国际风筝城市联盟宣言》。在以风筝牵线,开拓国际多边城市合作,提升潍坊国际影响方面取得突破。 4. 海外华商博士投资创业潍坊行活动 “海外华商博士投资创业潍坊行活动”是我市致力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近年来,为我市引进了一大批高新项目、高端人才。2012年华商博士潍坊行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50多名海外华商博士分别赴高新区、昌邑市参观考察,并就潍坊的高端产业进行了座谈。参会的海外华商博士与我市的80家企业就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项目进行了现场对接洽谈,共达成合作意向5个。2013年6月,我市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40多名海外知名侨商和专业博士人才,组织了第六次山东省海外华商博士潍坊行活动。期间,分别赴高新区和滨海区参观考察,举办了“2013海外华商博士高端产业潍坊恳谈会”,达成经贸合作、人才引进意向5个。 5. 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城市 2013年11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在北京举办,潍坊市与德国弗莱辛地区被列入中欧首批12对合作伙伴城市之一。刘曙光市长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相关签约活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我市与德国弗莱辛地区签署《中欧城镇化合作城市项目意向书》,确立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此为切入点,提升我市与德国的合作水平。在先期与弗莱辛地区合作保护开发坊茨小镇,建设中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园区的基础上,推动与德国在城镇化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城镇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引入德国先进经验、技术、人才,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推进与德国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争取与德国合作打造一城(中德潍坊新城)、一镇(坊茨小镇)。
三、推进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积极打造国际现货交易平台 潍坊市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东亚地区畜牧业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交易市场。为充分发挥畜牧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交易,合理有效配置全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畜牧产品资源,利用潍坊中国食品谷的仓储、交易、流通平台优势,建设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打造一个集原料交易、产品深加工、冻品国际贸易、冷链物流、货币结算于一体的国际级畜牧产品交易平台。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的设立契合我国当前“一带一路”外交战略构想,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经过前期认真筹备,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东亚畜牧产品合作平台(交易所或中心)项目已列入2014年东亚领导人峰会中方倡议合作项目清单。今后,我市将与国家部委积极对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基金”及东亚畜牧产品交易研讨会等交易所后续推进事宜。
四、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我市位于“一带一路”在东部沿海的“十字”交叉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深入研究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快塑造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国际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充分发挥我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个国家主体功能区交汇叠加的资源及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联合环渤海以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加强与东盟沿海国家的海洋合作,建立与重点国家在海洋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潍坊与日韩及东盟国家在海洋科技、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深度对接与联合发展。 顺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优化贸易商品结构,着力加强与东盟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拓展双方在高科技如现代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海洋科学和热带生物资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潍坊文化艺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出口,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外包合作,树立“潍坊服务”的国际品牌。 立足比较优势,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过剩产能转出去和科技资源的全球布局,并通过产业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使潍坊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动山东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推进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东南亚各国潍坊籍华侨人数众多的优势,以创办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以旅游、教育资源为切入点开展与沿线国家人文合作,以深化合作奠定坚实的民心民意基础。
(作者系交流协会理事、潍坊市委常委、副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