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发展和谐的中国—拉脱维亚双边关系
 
                                               卡里·布科夫斯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具有新型国家关系。拉脱维亚脱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重获独立后,拉中两国于1991年9月12日建立外交关系。25年来,两国始终在文化、经济和政治合作中寻找共同点。当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拉脱维亚也顺利实现自身外交政策目标,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2014年加入欧元区,2016年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如今,随着两国在地区和全球政治中确立了自身地位和一定影响力,两国之间也建立起更为密切的相互协作关系。也就是说,当小国拉脱维亚实现了国家外交事务的优先选项后,便得以着手开展新的项目,与相距遥远的国家发展更为宏大的国家关系。文化、外交和经济始终是国家领导人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建立良好政治关系的基本要素。由于相距遥远,拉中两国人民都视对方为异域之地,因此将双方对彼此的兴趣转化为务实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二十年来,对于中国和远东整体而言,拉脱维亚人希望与之开展文化和教育领域合作的兴趣日渐浓厚。1996年中拉签署奖学金制度协议,拉脱维亚研究人员和学生得以通过访华提高汉语水平和对华文化亲近感,2005年里加斯坦丁斯大学设立了孔子中心,2011年拉脱维亚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这些都成为构筑中拉双边关系的基本要素。
      除了这些制度性机制和协议,两国文化纽带的加强还有赖于更多其他因素,归根结底取决于乐于投身其中的人。过去几年里,拉脱维亚华人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承认自己华人身份者1266人,其中4人为拉脱维亚共和国公民①,在拉中国公民人数达1276人,已成为拉第七大外国人群体②。拉脱维亚中国公民人数增长有多重原因,修改2011年移民法案,给予对拉经济进行大额投资者5年居留许可只是原因之一,拉脱维亚加入欧盟,以及迎合拉脱维亚人日渐增长的对中国传统、语言和饮食的兴趣应该也在原因之列。
     近年来,两国外交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议会间、政府部门间以及国家元首之间官方互访频繁。性质各异且越来越多的官员、政治家、非政府部门代表和企业家之间的互访表明,拉脱维亚人对寻找对华合作商机,以及对中国本身都怀有浓厚兴趣。鉴于拉脱维亚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规模与中国相比微乎其微,频繁的高层互访表明,两国有充足的理由加强伙伴关系。
     经济问题另当别论。作为欧盟一员,拉脱维亚遵循欧盟共同的对华海关和关税政策。与此同时,拉脱维亚也是决策者之一。作为欧盟中的小国,拉脱维亚的政治影响力与其贸易规模相比,尤其是与中国相比可谓“不成比例”。中国是拉第七大进口伙伴和第二十一位出口伙伴,对拉出口商品价值4.15亿欧元,占拉进口总额的3.73%,拉对华出口只有1.06亿欧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11%③。
     对于波罗的海小国而言,扩大对华贸易额潜力巨大。官方投资数据表明,双边加强合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大有潜力可挖。拉脱维亚对华投资只有14万欧元,中国对拉投资为578万欧元④,分别占两国GDP的0.0003%和0.006%,相差20倍。由此可见,需要改善和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更需要在拉脱维亚普及有关中国的信息。只有改变中国遥不可及的印象,拉脱维亚企业才能获得更大收益。
      教育和旅游可能是中国人感兴趣,且能促进双方企业和民间合作的领域。拉脱维亚有十分成熟且高度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设施,例如里加斯坦丁斯大学(原拉脱维亚医学科学院)可以向中国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旅游方面也是如此。从环境绩效指数看,拉脱维亚位居全球环境总体质量第22位,全球水资源纯净度第11位⑤。十多年来,随着对生态旅游的持续投入,拉脱维亚始终是吸引欧洲人和前苏联人的休闲娱乐胜地。
      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合作的未来架构:中拉政治和经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和明确涵盖拉脱维亚的“16+1”平台。后者作为中国与中东欧16国之间的合作倡议正逐渐显示出强大的动力。波罗的海国家由于体量小,在该倡议出台数年后,对华合作才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反之,“16 + 1”合作也是拉脱维亚向中国宣介自己的良机。拉脱维亚当前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即将在首都里加主办2016“16 + 1”领导人峰会。
     总之,拉中双边关系正处于关键时期。两国政治关系无论在“16 + 1”框架内,还是在双边层面都将更加紧密。经贸关系和民间交往是两国乃至整个波罗的海地区建立互利合作的基础。然而,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不足以建立起可持续的国家关系,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默契才是构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国家间和社会间值得信赖的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
 
① 《拉脱维亚人口民族和国籍情况》,拉脱维亚公民和移民事务办公室,里加,2016年1月12日,http://www.pmlp.gov.lv/lv/assets/documents/statistika/IRD2016/ISVN_Latvija_pec_TTB_VPD.pdf
② 《拉脱维亚公民人口分布》,拉脱维亚公民和移民事务办公室,里加,2016年1月12日,http://www.pmlp.gov.lv/lv/assets/documents/statistika/IRD2016/ISVP_Latvija_pec_VPD.pdf。
③ “拉脱维亚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拉脱维亚共和国外交部,里加,2016年4月8日,http://www.mfa.gov.lv/arpolitika/divpusejas-attiecibas/latvijas-un-kinas-tautas-republikas-attiecibas
④ “拉脱维亚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拉脱维亚共和国外交部,里加,2016年4月8日,http://www.mfa.gov.lv/arpolitika/divpusejas-attiecibas/latvijas-un-kinas-tautas-republikas-attiecibas
⑤ “拉脱维亚 国家概况  环境绩效指数”,耶鲁大学,2016年,http://epi.yale.edu/country/latvia。
(作者系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副所长)
(刘 丹  翻译)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