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侧记
2016年7月5日至6日,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贺信,杨洁篪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孙家正,埃及前总理、可持续发展机构董事会主席伊萨姆·沙拉夫,泰国前副总理、帕侬荣基金会副主席颇钦·蓬拉军,韩国国会前副议长李秉锡等中外嘉宾出席会议,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170余个组织的210多名民间社会代表与会。会议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国联合国协会共同举办,我会应邀派代表参加。
一、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与会代表热烈反响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民间社会组织是各国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支持本国社会组织参与国内经济社会建设,也欢迎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并努力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其在华活动提供便利,保障其合法权益。 习主席的贺信肯定了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阐明了我相关政策理念,在与会代表特别是外方代表中引发热议。柬埔寨国会议员、人民党群众运动委员会秘书长洪玛尼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体现了对这次C20会议的重视和支持。洪玛尼认为,在中方推动下,C20会议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使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不同的观念,非常具有包容性”。非盟经社文理事会执行主席齐兰吉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与会人员备受鼓舞,中方重视民间社会的作用尤其是在扶贫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让非洲民间社会感到十分振奋。巴基斯坦参议员、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赛义德说,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的重视和对民间组织的支持。埃及前总理、可持续发展机构董事会主席埃萨姆·谢拉夫表示,赞赏中国在推动国际民间组织发展中的努力。他说,中国承诺努力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为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提供便利,保障其合法权益,这有助于民间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与会代表为全球减贫、发展、创新献计献策
本届会议以“消除贫困、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与民间贡献”为主题,有效地呼应了G20峰会主题。此次共设置了两场全体会议、三场分议题研讨。国务委员杨洁篪对本次会议议题予以充分肯定,他在开幕式致辞上指出,本次会议议题与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主题高度契合,体现了民间社会对脱贫、发展、创新等问题的关注。中国政府始终积极投身于消除贫困、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事业并取得显著成效,支持国内外民间社会在上述领域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看法和体会。代表们认为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世界各国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而这需要创新驱动。各国民间组织为此需要加强合作,提出民间方案,贡献民间力量。 非洲政党理事会副秘书长提贾尼·萨利赫·法蒂勒借用中国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出要消除贫困,重在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帮助其了解应享有的权利并给予保障,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提倡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美国环保协会执行主管戴安娜·雷佳提出“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式发展,建立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民间社会在促进向低碳、气候适应性和可持续社会长期转型中采取行动,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转型。巴西全国粮食和营养安全委员会秘书长马尔塞罗·冈萨维斯分享了一个源于民间创新、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例——经济床,专门用于灌溉和粮食生产的一种集约省水的灌溉方式,激起了缅甸、印尼等与会外宾的兴趣和畅想。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研究员郎平女士提出,创新不仅是研发,也包括组织的创新、观念的创新,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于民间社会,主要有四个驱动要素——教育技能和企业精神、研发的基础设施、监管的环境和经济的框架,以及创新的政策。
三、会议形成公报等成果文件
作为会议成果的重要体现,在与会代表的坦诚深入交流下,并吸取网上有关建议的基础上,会议最终顺利地形成并通过《公报》,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发式扶贫、包容性发展、气候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倡议。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公报》内容广泛,观点新颖,反映了当下热点。公报由会议主办方现场递交给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筹委会秘书处。 公报共分“消除贫困、促进共享”、“绿色发展、知行合一”、“创新驱动、引领未来”、“政府民间、携手并进”四个部分。 围绕消除贫困问题,公报提出,消除贫困重在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进一步细化减贫标准,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公报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公报认为创新永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公报最后强调政府和民间组织应加强合作,在消除贫困、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领域,通力合作、携手共进。希望更多民间组织关注政府和国家层面关心的全球性重大发展问题。 孙家正致闭幕辞,感谢与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他表示,希望民间社会在公报共识基础上,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勇挑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付诸行动,以包容互鉴的精神加强合作,为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成功召开,为不断增进各国民众的福祉,作出民间社会的独特贡献。颇钦·蓬拉军等外方代表在致辞中感谢中方成功主办会议,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化民间社会交流合作,相信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将因本次会议而更加精彩。
刘凯阳副秘书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与参会的中外方代表广泛交流,并就绿色发展等议题同与会代表深入交换意见。
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是二十国集团峰会重要配套活动,是民间社会围绕二十国集团峰会主题向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提出建议的平台。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机制创始于2013年。前三届分别于2013年6月在俄罗斯的莫斯科、2014年6月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2015年9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