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春艳
2015年6月6-21日,经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市外办、密云教委推荐,我应邀参加了新西兰下哈特国际扶轮社组织的中新文化交流项目,在新西兰哈特地区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访学。该项目旨在提升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两国学校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学习,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
一、感受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 1. 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在不同科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环节,教师都会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同时也是有效的反馈手段,是教师检验学生是否对文本有所理解的依据。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学生积极思考,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同时教师也训练、引导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提问中得到进一步开发。所以新西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和学习。 2. 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新西兰无论是学生的课堂活动,还是课后作业,教师都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有效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制定计划、自我策划,而这一切的活动中教师只需要布置任务,学生便可以有效展开,井井有条、气氛活跃且自然。新西兰的学生虽然貌似松散,但事实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3. 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哪个年级,学校都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从绘本式的简单阅读到需要一定理解力的阅读,学生始终在不停地读书。学校的图书馆里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经常把课堂搬到图书馆,让学生在那里读书学习,在采取分组分层教学的时候,部分学生就会自觉的进行阅读,而且有相应的阅读任务反馈,读有目的、读有所得。在课堂上我看到教师在学生阅读完书目之后都会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仿写或续写等,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去做事情,学生只有认真阅读书目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4. 注重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大多学校都有各自的校本课程,如St Oran’s College设置了必修课毛利语,二外为西班牙语和法语等,选修课为咖啡拉花、咖啡制作、音乐等等。戏剧和演讲是每个学校都很重视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是从小学到高中一贯的坚持做法。通用技术和设计类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进行材料搜集、动手实践、获取灵感进行自我创作的能力。课上学生构图,实际选材,学生的作品随处可见。潜力就这样得到开发,设计师就是这样培养出来。
二、体验独具特色的文化 除了听讲座、走访学校、课堂观察之外,这次令我难忘的还有文化体验。 1. 体验毛利文化。我们和当地的毛利学生一起跳舞唱歌,学生们对自己服饰、饮食等本土文化的尊重,一切都觉得那么神圣。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对根的崇拜,无处不体现新西兰是一个自信的国家。 毛利学生和老师也非常友好。去参观学校时,我们教当地教师和学生汉语,最令我惊讶的是当我介绍说我来自中国时,有很多学生大声地用中文和我打招呼。这不仅仅是友好的表现,更让我感叹中文在外国人心中的魅力,以及新西兰人对中国人的深厚友谊。 2. 家庭住访体验。新西兰是一个非常好客的国度。访学期间, 我曾经住在两个家庭,他们都是扶轮社成员。他们生性乐观、非常好客,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做各种美食,让我们了解新西兰美食文化,一有时间他们会和我们聊天,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他们还带我们去爬山或者开展其他活动,想尽各种方法消除隔阂,甚至成为好朋友。Mechal是一位行长,他非常注重美化环境,经常约我们一起整理花园里的各种植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很快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忘年交。我突然觉得,能够走出国门与异国朋友相识相交,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你可以去表达,可以去倾听,可以去观察,可以去体会,在这过程中去感受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去发现和理解不曾认识到的差异,去传达不曾有机会传达的思想。
三、几点思考 从宏观层面看,首先,课程设置多样化。可以借鉴艺术烹饪,通用技术等课程,真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等基本生活能力,同时注重思维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文科教学多注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演讲和戏剧可以融入到个别学科平时的教学中。再有,进一步完善全人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创新、合作、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包括评价体系,应多落实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避免一考定终生。 从微观层面看,针对于英语课程教学来说,首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进一步加强补充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从学习内容上更加注重时代性、兴趣点和选择性。其次,从教学方式来看,要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灵活处理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文本内容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加强问题设计能力,适当加强思维层面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欣赏文章。再有,培养学生设问、提问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鼓励各层次学生不断进行交流,加强合作意识。同时,英语作为交际性语言学习,一定要为学生搭建情境化展示的平台,除我们一直提倡的课本剧外,把我们读典范英语、展口语才华的活动进一步落实,还要为学生搭建更宽的平台,提升学生创造、表达、表演等能力,更好地达到所学即所用。依据课标,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两周的学习体验结束了。我不仅感受到了新西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身的英语水平也在英语母语氛围中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中,深深感到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重视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发展中国教育、提升密云教育教学水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以此次学习体验为契机,在保留自身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吸收新西兰教育的精华,为密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