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芳
4月1日,交流协会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共同举办“德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经济政策” 报告会,邀请德国知名社会学和经济学专家布吕克迈尔教授、中国环保部原法规司司长李恒远教授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等出席。中德双方就两国各自能源利用对环境等的影响、新能源开发及利用以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郑瑶副秘书长和艾会北京办公室主任仁恺共同主持了报告会,交流协会秘书处和艾会北京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 德国能源转型及可持续经济政策是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德国作出了弃核决定,并提出了宏伟的能源转型目标——到2050年基本摆脱化石能源,从主要利用煤炭和核能转向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减排高达1990年的95%。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近年来,在世界发达国家一片衰退、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德国模式仍然表现出了稳健成长的经济态势,值得关注。 交流中,布吕克迈尔教授介绍了德国历史上几次能源转型及当前能源转型的有关情况及德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做法。李恒远教授介绍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在开发新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及存在的挑战。翟崑教授则从双边合作的角度,剖析了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可挖掘的可持续发展机会。 中德与会双方表示,通过此次报告会交流,充分了解了两国在能源和环保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做法,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这是一次非常有裨益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