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相聚短暂友谊长存
 
                             ——陪同俄罗斯青年学者一行访华随笔
                                                        刘  丹
 
      2015年即将结束之际,俄罗斯戈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会(以下简称“戈基会”)青年学者代表团一行3人应我会邀请于12月7-11日访问北京和天津。
  戈基会是我会工作组2014年访俄时结识的新朋友,朋友虽新,但一年多来两个组织的交往却不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代表团的到来受到我会热情款待,倪健秘书长会见代表团成员,并就两会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代表团还举行了非政府组织问题报告会,与我会同仁分享了对两国关系、国家软实力建设、非政府组织管理等问题的看法。代表团成员与我会人员虽是初次相见,彼此间却毫无疏离陌生感,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交流深入,相谈甚欢。
      代表团中有两位成员曾在华留学,对中俄关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他们说,当前在两国领导人的有力引领下,两国政治高度互信,经贸、军事合作密切,两国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尤其是2015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两国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国家元首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作为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两国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纪念活动不仅释放出两国铭记历史、反对战争、捍卫和平等重要政治信号,更是对包括日本军国主义在内的各国新纳粹势力的有力回击,也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俄罗斯欧洲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阿纳斯塔西娅·皮亚塔切科娃告诉我们,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和俄中两国关系的快速发展,俄整体对华民意日趋积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人也不断增多。她所在的俄高等经济学院已连续6年与中国大学开展合作,组织暑期大学生校际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增进了两国大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更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俄戈基会自去年与交流协会建立联系以来,也越来越重视发展对华和对亚洲国家关系,积极推动双方人文和教育交流,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努力为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华期间,代表团拜会了察哈尔学会、天津社科院和天津行政学院,考察了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参观了中关村创业大街、天津博物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机构。每参观一处,代表团成员就加深一层对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了解;每交流一次,中俄双方人员就结下一段深厚的情谊。
  在察哈尔学会,代表团成员听取了中国外交政策相关情况的介绍,双方还就“一带一路”建设中两国政策的对接与合作交换了看法。代表团成员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并不矛盾,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的第一站,中亚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一地区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安全形势令人担忧,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相信与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其他组织的对接合作,将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营造较为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有利于俄罗斯、中国和沿线国家实现经济长远发展。
      在天津社科院和天津行政学院,宾主双方探讨了未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并就地区形势、区域合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代表团成员进一步表示对中俄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信心。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代表团成员参观了3W咖啡等创业孵化企业和大街服务机构。这里浓厚的创业氛围,别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商业模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俄国立人文大学政治分析俱乐部负责人帕维尔·普利列普斯基说,大街上企业的创新商业模式顺应了世界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街虽短,入驻企业也不多,但中国各级政府对年轻人创新创业的鼎力扶持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包括俄在内的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目前俄还没有这种专门帮扶年轻人创业的项目,希望未来俄能够借鉴中国的经验,加大对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代表团访华期间,恰逢北京、天津遭遇雾霾天气。皮亚塔切科娃建议中国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大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她表示,英、美等国为向空气污染宣战,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并下大力气改造城市用电、供暖方式,搬迁工厂,升级工业、历时数十年终于再现蓝天碧水。她相信,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凝聚全球共识,使各国执行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政策,中国政府也将采取更加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北京和天津人民早日告别雾霾天气。
  5天的访问十分短暂,但代表团成员关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心系中俄关系未来的美好情感令人敬佩。我们相信,相聚虽短,但友谊长存,这次访问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必将会在未来开花结果,有助于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友谊。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