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根在人民 源在交流
 
                      ——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侧记
                                                      马菁菁

      应印尼社会福利协会及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下简称“斯中友协”)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刘凯阳率6人代表团于2014年12月7-14日对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进行了友好访问。此访进一步加深了我会与相关组织的相互了解,双方探讨了一些具体项目的合作可能性。在印尼,代表团拜会了印尼社会事务部新任部长帕拉万萨女士,与印尼达曼迪里基金会及社会福利协会进行了工作性会谈,实地考察了基金会的家庭扶贫项目,并与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及当地的非政府组织代表进行了交流。在斯里兰卡,代表团与斯中友协就开展合作进行了全面、坦诚的交流,还拜会了斯里兰卡旅游局、斯里兰卡投资委员会以及杰特威旅游公司。
                                         传情送谊,搭建沟通的桥梁
  民间外交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力求把交流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近年来,交流协会多次组织“认知中国”考察团,邀请了一些国家非政府组织、智库、媒体等代表人士访华。访问期间,我们见到了几位曾应邀访华的老朋友,感到分外亲切。他们感谢交流协会为其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的机会,表示愿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做出切实的努力。印尼全国记者俱乐部的主席伊梅尔达得知代表团来访后十分激动,连夜向代表团致电表示问候,并抽出半天时间专程陪同代表团赴茂物访问。她表示,“认知中国”的考察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为她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大门。她及她所在的组织十分愿意搭建桥梁,促进交流协会与印尼方的沟通,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更希望推动她的家乡茂物与中国相关地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开展务实合作。在斯里兰卡,斯中友协副秘书长纳拉卡热情地邀请代表团去他家里品尝茶点,他把家庭成员一一介绍给代表团,称他们都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尤其希望年轻一代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斯中友谊的使者。
                                             贴近民生,着眼务实合作
  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同属发展中国家,同中国一样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任务。访问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两国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有益探索,强烈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于与我开展务实合作的期待。
  在印度尼西亚,印尼达曼迪里基金会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品牌项目“家庭社会发展计划”。该计划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总体目标,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通过全国数以千计的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中心”(Posdaya)发挥作用,向人们提供医疗、教育、培训、合作等机会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代表团还参观了位于茂物的一个能力建设中心。这个中心以帮扶残障儿童和成年人为特点,每周定期向残障人士开放,教他们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以领取报酬,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回报社会。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中国的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大学,邦邦教授邀请了印尼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谈,就印尼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组织在扶贫、发展及国际交流方面的有效经验进行交流。我会理事白一教授还就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展艺术研究等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得到外方的积极回应。
  在斯里兰卡,斯旅游局、投资委员会均对与我开展交流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听取了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我会理事严晗对旅游发展情况的介绍之后,斯旅游局总裁拉米表示,目前来斯里兰卡的中国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游客对斯里兰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斯旅游局十分愿意与中国的有关机构开展合作,以更好地改进服务,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斯投资委员会主席拉什曼称,斯里兰卡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力的政策保障及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是得到大幅度提高。斯希望能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能力及发展水平。
                                      同筑海上丝绸之路,共圆亚洲梦想
  作为亚洲重要的海洋国家,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两国对我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十分关注,也愿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圆发展繁荣和谐的亚洲梦想。
  在访问中印尼方表示,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传统上一直十分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关系。近年来印尼的经济发展较快,对中国的倚重增强,双边贸易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之外,中国近来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印尼构建海洋强国的目标也十分契合,未来两国的合作关系应当更为密切。
  斯中友协主席古纳提拉克表示,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海洋对该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斯里兰卡要寻求更大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国的海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是国家层次的战略,虽然西方有所质疑,但斯对这一构想十分认同,将其看做重要的发展机会。斯中友协愿意协调国内有关力量,大力宣传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共同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海捞瓷文物,这些明清时代的外销瓷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好见证。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我们看到了郑和下西洋时竖立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碑文表达出对各种宗教的尊重,也在南亚次大陆文化中留下了清晰的中国痕迹。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与印尼和斯里兰卡人民联系之密切,交流之深入。民间外交根在人民,源在交流,相信这种精神将促进中国与印尼和斯里兰卡的交流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