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一曲文明互鉴的协奏曲
 
                                  ——首届中美欧青年精英交流项目侧记
                                                        马菁菁

      2014年10月14-23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顺利举办了首届中美欧青年精英交流项目。该项目面向中美欧青年精英,以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为交流重点,选择了北京、广东两地进行实地考察,精心设计了主题交流、研讨、考察等交流方式,既推动了欧美精英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欧美新生代领袖的机会。在京期间,叶小文副会长会见了全体代表,并就中国的政治体制、发展道路及发展理念与外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我会还为代表团精心安排了两场主题交流活动及一次国际研讨会,鼓励来自中、美、德、法、英等国的青年代表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全面增进相互理解。在广东揭阳考察时,代表团参加了“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新模式”座谈会,与陈东市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十天的交流活动中,来自中美欧多国的青年政治家、企业家、智库代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既形成了对中国发展及国际合作的新认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难忘的回忆。作为该项目的工作人员之一,我有幸全程参与其中。回想过程中的点滴,仿佛聆听一曲文明互鉴的协奏曲。
                                           了解中国,全面客观接地气
      对于参与项目的大多数外国朋友来说,这是他们的首度访华之行。虽然他们多多少少对中国有些了解,但对我国国情、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一些主要问题存在偏见和误解。针对这一特点,我会就“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安排了两场主题交流,并以“我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为题召开了一场国际研讨会。代表们参与的考察活动贴近居民生活,贴近经济发展实际,从中可获得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观认识。在广东省揭阳市,代表们重点考察了中德金属生态城并在中德万亩森林公园种下友谊树。他们表示,自己亲手种下的树将他们的心和生态城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会密切关注生态城未来的发展,并分享各自国家在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中方代表全程参与此项目,这也是我会在类似项目设计上的首次尝试,收到了中外方的积极反馈。外方代表不止一次地提到,主题交流帮助他们从宏观角度认识中国,而“巴士问答”却让他们对许多问题有了更新、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所谓“巴士问答”,就是中外方代表在坐车时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从国际局势、地区问题到生育政策、海外求学,交谈话题宽泛、气氛轻松,全面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包括我会理事在内的四名中方青年分别来自政、商、学等多个领域,在十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对外方关心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双方还进行了充分的思想交流与感情沟通,为今后建立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审度世界,包容合作谋发展
  在安排交流与考察活动时,考虑到青年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我会坚持以民主、开放、开明的姿态引导交流活动,两场主题交流活动由两位中方青年代表分别主持,他们既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不但详细介绍了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而且充分注重互动,注重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研讨会及揭阳的座谈会上,中外方代表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法国代表表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接受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不过现在许多中资企业在海外十分活跃,中国海外投资也在不断增长。这种“走出去”的需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加大对欧美民众的宣传力度,以良好的国际形象减轻各国的疑惧心理。
  就环境保护这一共同关心的话题,英国代表介绍了伦敦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一些经验,如加强城市周边的绿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广新能源,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等。美国代表则强调了社区及志愿组织在环境监测及治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强政府和这些部门的互动,共同加强环境治理。许多代表表示,在世界市场上国际分工日益明确,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重污染产业移至发展中国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目前中国某些地方的环境问题多发频发,但责任不全在中国,其影响范围也不仅限于中国。世界各国人民应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为保护共同的生活的家园付出坚实的努力。
                                          文明互鉴,未来责任在青年
  参与此次项目的外方代表主要为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年轻议员、知名智库学者及非政府组织代表等,虽然年轻,但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具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修养及领导力水平。他们纷纷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几场文化体验活动更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和为贵”的精髓,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叶小文副会长在会见时,用大提琴即兴演奏了传统中国民乐,并以一曲《鸿雁》巧释中国民族宗教政策,谈话时语言诙谐易懂,道理深入人心,给中外方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大处灵光寺方丈常藏法师会见了代表团,讲述佛教文化对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影响,阐释佛教对于国际交流的促进作用。在短短的十天里,许多外方代表迷上了汉字和中文,有些还学会了用中文写自己的国家和名字。他们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发展欣欣向荣,此次中国之行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更积极正面的认识。他们十分愿意把此次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国内的朋友,也希望交流协会能继续举办该项目,邀请更多人参与其中,促进中、美、欧青年精英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行程即将结束时,中外方全体代表一起登上广州塔,俯览全城景色。德方代表跟我说起前一天看到的书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表示,中美欧青年精英交流项目为参会代表搭建了一座促进理解与合作的高层次平台,他们借此平台可以加深对中国发展全面客观的认识,探索本国与中国合作的新渠道;同时也得以结识来自其他国家的青年精英,互通有无,包容互鉴,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登高望远,此次中国之行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也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