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论坛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建筑水平
 
                                                       王承军
 
      一、北京建筑咨询设计的国际合作情况
 
      总体上,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建筑咨询设计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一些地标性建筑,就出自于这些国家和中国的设计联合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并利用公共政策予以推动。作为设计之都,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收占经济总量.. 20%左右。闻名全球的英国.. TFP建筑设计公司曾参与中国许多大型公共建筑的概念设计。下面,我介绍一下北京的国际合作设计的成功范例。
 
      1、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设计项目
      今年2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主场馆的设计方案正式对外公布;该场馆将承接冬奥会、亚冬会赛事,冰上、雪上项目较多,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中标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邀请了奥运会场馆设计经验丰富的德国奥尔韦伯建筑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去年7月,国家速滑馆启动了建筑概念方案的国际竞赛,经过资格预审,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 12家设计机构获得了参赛资格。同样在去年7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向全球50家设计团队发出意向邀请,最终确定了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联合设计团队,参与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方案设计。北京新机场的“海星”设计方案是英国女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和她旗下的同名建筑师事务所、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合作的成果,这一联合设计团队耗时3个多月完成了概念方案设计。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在设计竞赛后选用了“中国尊”方案。该方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设计单位,协同英国TFP建筑设计公司、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MVA弘达交通咨询机构组成设计联合体,综合考虑了城市交通、低碳能源、商业组织等各个功能系统,将成为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市中关村顺义园区的科净源生态聚合创新产业园(即K20产业园),13栋建筑共.. 7.2万平方米,由德国知名建筑设计师阿希姆·纳格尔完成总体设计,国际水环境专家、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教授马克斯·多曼指导,将德国环保4.0规划集成引入中国;2016年10月,德国独逸环境规划咨询服务平台有限公司(DUP)签约,拟入驻该园区。
      2、已经建成的国际合作设计项目北京的一些已建成的国际合作设计项目早已闻名海内外。如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主楼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荷兰和英国福斯特公司联合体设计。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由
荷兰人雷姆.. ·库哈斯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设计费高达3.5亿元,平均每平方米630元。国家体育场曾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等项目,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公司、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联合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经过全球设计竞赛,由中建总公司、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联合设计。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首都博物馆新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法国AREP设计公
司联合设计,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数字图书馆工程由德国KSP恩格尔·齐默尔曼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其体型简洁,建筑高度低,运行成本低,与现有图书馆群体建筑比例协调,布局和谐。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总部建筑,英国TFP建筑设计公司参与了设计。
      2016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9%,这一增速近年保持在6%左右,预计2017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接近9000亿元。2016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574亿元,2017年重点工程计划投资2744亿元。设计费用即便按2%测算,也将超过5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北京欢迎国际优秀的设计团队参与进来,既拓展设计单位的国际业务,也丰富北京建筑的风格类型。中国正倡导发展绿色建筑,2010年发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的国家标准,2014年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的国家标准,2015年北京市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的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要逐步实现80%的节能设计,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中国鼓励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欢迎国际优秀的咨询公司对北京的绿色建筑提出建议。
      二、建筑工程承包的国际合作情况
     
      中国企业自1979年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以来,发展迅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比如,英国曼彻斯特机场空港城,就是由北京建工集团和曼彻斯特机场集团合作开发的,合同金额高达8亿英镑(其中国商业区项目价值1.3亿英镑),将提供50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空间,创造1.6万多个就业岗位。在过去3年,中国对英投资额相当于过去30年的3倍,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国际承包的业务范围除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等领域外,已发展到石油化工、电力工程、矿山建设、电子通信、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核能和平利用,以及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等诸多领域。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近两年参与了德国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改造、中国驻保加利亚使馆新馆舍的设计工作。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匈牙利RF-铁路系统、瑞典海关、拉脱维亚海关、丹麦安检、爱沙尼亚安检等项目供应了高科技安检产品,并提供技术服务。近几年,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瑞典K&M项目建设,安装了自主开发、设计、制造的风电机组。
     
      2016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6万亿元(折合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1.6万亿元(折合2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目前,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有三个特点:
      一是集中在合同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大型项目。
      2016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815个,合计206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4.7%,这些大项目的单个合同金额平均为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2016年,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亚吉铁路)、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成功实施,中国建筑企业正不断刷新海外项目记录,项目综合性越来越强,合同金额越来越大,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约占中国对外工程承包额的5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的项目已成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重点。2015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为926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2016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126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从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完成的营业额来看,2016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约.. 760亿美元,约占总量48%。预计2017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我们希望与外国公司携手,共同开拓“一带一路”的广阔市场,帮助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造福人民。
      三是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面临多种风险与挑战。
      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还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中国对外承接大型项目的企业都是国内大型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而众多中小建筑企业、地方企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走向海外还有一些实际困难。即便是大型建筑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也面临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政策、当地政治和社会稳定问题造成的合同缔结风险和履约风险、国内外建筑技术标准不一致引发的衔接问题、汇率和利率变动等商业风险。比如,根据BBC的报道,原定2016年7月29日签署正式合同的英国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C核电站项目,在准备签字的11个小时前,英国方面意外宣布项目暂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出去”是对中国企业的必然要求。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传统的总承包模式向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PC)、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OT)、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转变,在转变中获得发展机遇。中国建筑设计、施工企业希望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开拓国际视野,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多方共赢。
                      (作者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