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论坛  
2006年中国外交大盘点
 
肖可成
 
    2006年中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外交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对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去年的中国外交既兼顾整体效应,又注意突出重点,外交战略既有恢弘的理念,外交实践也有精巧的构思,外交策划还不乏有大手笔,在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亮点频发,精彩纷呈,好戏连台,硕果累累。2006年,共有86位外国元首访问了中国,法新社就此评论到,“2006年中国在全球留下的足迹加深了,世界因此而震撼。”
    和谐世界外交理念指导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2006年的中国外交以建设和谐世界为指导思想,对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及其变化,向世界全面阐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和谐世界理念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中国长期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并融合了中国外交积极倡导的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观,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的新发展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以尊重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明观,并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正是在和谐世界理论的指导下,2006年中国的外交力度、外交布局和外交成就都提升到新的高度,对外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继续得到巩固和深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之间的利益交汇和相互依存加深,中国与世界其他大国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增加了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中美第三次战略对话后又举行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两国的战略沟通得到加强。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是建设性的合作者,中美两国关系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期。中欧关系走向成熟与务实,并呈现战略性、稳定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去年9月举行的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启动中欧新一代伙伴关系框架协定。欧洲议会5个党团均组团访华,议长13年来首次访华,占欧洲议会议员总数十分之一的70多名议员去年先后访问中国,欧洲议会出现了一个“中国年”。2006年中俄元首五次会晤,不断深化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去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国家年”,巩固了中俄友好互信的社会基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于去年10月首访中国,中日政治和外交僵局解冻,双方明确构筑战略互惠伙伴关系。
    中国拓展周边外交成就斐然。周边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以外交实践证明自己是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2006年,中国利用已有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中日韩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机制,努力建设和谐周边。去年6月中国在上海主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上合组织6国元首到会,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在经贸、安全、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2006年10月底,中国和东南亚10国领导人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东盟成员国10位首脑全体与会,开创了东盟首脑集体访华的先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几乎参加了亚洲所有的地区安全机制,并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为国内建设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继续全面推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2006年,中国领导人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就加强双边关系、深化不同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中国重视南南合作,并积极倡导和参与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持续扩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力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世界为之瞩目。2006年初中国首次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白皮书,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中非间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去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48个非洲国家的众多首脑和代表与会,成为迄今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领导人最多的一次国际会议。一个洲的众多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到洲外并与另一个国家对话,这在世界外交史上也属罕见。
    多边外交成为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舞台。2006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大峰会,采取“一个对一群”的外交运作方式,由中国做东道主,集体邀请某一地区领导人来访,北京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领导人活跃在世界多边舞台,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八国集团领导人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等多个国际会议。2006年,地区热点问题集中升温,多边机制成为解决热点问题的重要渠道。中国积极介入热点问题,在解决朝核、伊核等热点问题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出发,坚持劝和促谈实现六方会议复会并取得成果;积极参加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主张政治对话和推动和平解决伊核问题;中国还在联合国主持正义和主张公道,在巴以、黎以冲突等重大热点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既为国内建设服务,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年的国际形势仍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局部紧张的特点,国际格局中一超与多强的力量对比变化、国际秩序内单极与多极的斗争和较量依然存在。但是,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中国外交仍将继续以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为己任,对外积极展示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在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为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