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论坛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综述
 
钟原理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继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后,2006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纪念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建立十五周年纪念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场合,中国领导人进一步阐发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提出了建设“和谐亚太”、“和谐周边”、“和谐地区”等一系列政策主张。国际舆论给予了关注和肯定,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方针,反映出中国政府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主张和努力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既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和谐的真诚愿望,也会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起到牵制作用,对未来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二、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新现实主义回潮。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以单边黩武、先发制人、借反恐强力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布什主义”严重受挫,新保守主义的影响有所减弱,其直接后果是拉姆斯菲尔德、博尔顿等“鹰派”人物相继离职,共和党在中期选举败北,失去了国会控制权。但是,美战略扩张的基本态势、推广“自由民主”的根本目标短期内不会改变,美外交将在策略手法上有所调整,总体上将由“新保守主义”向“新现实主义”转变,外交目标将趋向务实,从单边蛮干向多边合作回摆,重点维护美切身利益,更多利用盟国和国际机制,重视外交斡旋的作用。2007 年初布什提出增兵伊拉克的计划,反映了美国保守势力不甘失败的心态;而赖斯中东穿梭外交寻求该地区国家对美支持,又折射出美国外交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势头。
三、英国、日本等国鼓吹通过“全球联盟”推进“全球民主化”。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政治全球化”概念,主张在“经济全球化”渐趋成熟情况下实现“政治全球化”,向全球推广“民主”。他还强调反恐是意识形态之争,要从思想上打败恐怖主义。日本也大力推出“民主外交”理念,强调建立“民主同盟”,主张亚太“民主国家”要加强合作,在亚太拼凑“民主同盟”。安倍晋三认为,日要向亚洲和世界扩大自由社会的范围,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首脑开展战略对话。实际上,意识形态一直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向世界推广西方式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也始终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主权民主”成为俄罗斯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2005年普京首次提出“主权民主”概念,认为俄罗斯应该根据本国的历史、地缘政治、国情和法律自主地确定民主的道路。2006年,俄罗斯政界、学术界和新闻媒体掀起研究和讨论“主权民主”理论的高潮。 “主权民主”理论主张俄将遵循民主国家的一些普遍原则,如以法治国,建立公民社会,实行选举制度,尊重公民权利和自由,但是更加突出和强调俄将根据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法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在政党体制问题上,反对照搬西方政党模式;强化统一的政治管理体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奉行独立内外政策,不依附他国,不允许他国干涉俄内政。随着经济的复苏,俄意图重振大国地位,“主权民主”理论反映了俄独特历史和国情,成为新时期指导国家发展的重要政治理论。
五、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及到发达国家,而西方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应对乏力,经济和社会改革屡屡受阻,因就业、福利、薪金、移民等问题引发了社会不满甚至激烈抗争,英国数十万市政工人为抗议政府延长退休年龄和削减养老金计划举行罢工,法国爆发反对政府出台《首次雇佣合同法》的上百万人抗议活动。一些欧盟国家贸易政策的重点从推进自由贸易转向强调公平贸易,实际上表明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欧盟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及其他限制性措施,缓和外部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冲击;保持对重大战略经济部门的掌控权,力阻外部企业在关键领域并购;保护劳动力市场,缓阻欧盟外的廉价劳动力涌入。
六、拉美“民众主义”思潮日益兴起。随着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等国左翼政党大选获胜,拉美左翼兴起势头不减。以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维护国家金融的“新民族主义”思潮在拉美部分国家兴起。“民众主义” 反对新自由主义所推行的金融政策,主张摆脱对西方的金融依附,维护拉美在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自主权;强调重视国家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拉美一体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积极、主动和竞争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民众主义”实际上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背景下,谋求独立探索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追求民族国家利益的社会政治运动。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长期发展的结果。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地区热点升温,更显中国主张建立和谐世界的可贵;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与伊战进展不利有关,也反映出美国的战略困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波及其他领域和发达国家,英日提出“政治全球化”和“全球民主化”,而欧盟则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当前世界多极化的特点之一是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增强了自信心和自主性,在内外政策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产生了俄罗斯的“主权民主”理论和拉美的“民众主义”思潮。世界政治思潮将继续以潜在和持久的方式影响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和走向。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