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世界是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形势将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地区热点乱局难解,但世界大局基本稳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
一、世界经济平稳发展
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为4.5%左右。2007年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并呈现更加多元的特点。美国、日本和欧盟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令人瞩目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金砖四国”继续强劲发展。由“金砖四国”带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7年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世界经济发展动力在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使国际贸易保持良好势头,使国际资本流动异常活跃,导致各经济体之间互动不断增强,并使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更快传播。
二、我们面临一个失衡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就是加深世界失衡。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差距拉大,南北矛盾日益尖锐。财富和资源集中,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世界2%的人占世界财富一半,而全球半数人口只拥有世界财富总量的1%。本来冷战结束,应该给了世界一个共同发展的好时机。可是美国以“文明冲突论”为依托,在全世界推动西方式文明和价值观,采取“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的战略,使世界更加失衡。WTO多哈回合谈判搁浅,也是这种失衡的一种表现,其根源于全球经济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秩序和结构。2007年WTO多哈回合谈判将重新启动,关键词就是“均衡”,就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寻求平衡。
三、全球面临核武扩散的危险
布什政府遵循“冷战思维”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类,即“盟友”、“异类”(所谓非民主国家)和朝鲜、伊朗等“邪恶轴心”。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降低核门槛,试验实战性的小型核弹,把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列为“核打击对象”。美国的做法使《核不扩散条约》流于形式,引发了全世界的核扩散活动。朝鲜核试爆和伊朗核计划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在朝鲜和伊朗之外,还有一个已拥有核武或准备发展核武的国家的名单。这就使全球面临一个大规模核武扩散的危险。2006年国际外交活动主要围绕着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朝核六方会谈今年初重新艰难开启,缓和了朝鲜核武试爆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决议之后的紧张局势。美国和伊朗剑拔弩张,看起来似乎战争一触即发。但伊朗一再表示,可以坐下来和平谈判解决。美国最近也表示,无意武力攻打伊朗。从美国国内和国际环境来看,美国对伊动武可能性很小。但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都十分复杂,仍处于时而缓和时而紧张的局面。
四、中东乱局继续发展
中东地居战略要冲,又有丰富能源资源,各种矛盾相互交错,成为随时可以引爆的“火药桶”。除伊朗核问题外,伊拉克战争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美国已陷入战争泥潭,伊拉克内部教派冲突已发展成为内战。布什增兵伊拉克反而是火上浇油。今年伊拉克局势有可能向更加混乱方向发展。此外,中东地区还面临两场内战: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巴勒斯坦内部法塔赫和哈马斯的武装冲突与打打谈谈的局面将继续下去,两派在对美和对以政策上存在很大分歧。黎巴嫩也是各种矛盾汇合之地,除内部宗教矛盾外,还涉及叙利亚和以色列,武装冲突也难以根除。
五、“布什主义”行将终结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改变了共和党一统天下的局面,布什成跛脚总统,牛仔作风难以作威。美国今年已拉开总统竞选大幕,内外政策辨论激烈。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共和、民主两党的霸权主义根本政策不会改变,但两党国际政策的具体取向有所不同。民主党谋士如约瑟夫·奈等人一直在批评政府只注重“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不管哪个党的候选人当选总统,横冲直撞的牛仔式的“布什主义”已遭受失败而告终结。
六、大国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向前发展
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大国关系既合作共赢又相互制衡的特点更加明显。合作共赢是主流,特别表现在经济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政治方面正在形成共同安全的新安全观。今年大国之间的区域合作或全球性的多边合作将有新的发展。“八国集团”同以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对话机制”将关注全球性政治和经济议题。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也很明显。美欧、美日盟国之间暗中较劲,美俄相互战略牵制有所发展。但应看到,这种相互制衡同合作共赢又是交错在一起的,超越了冷战时期的“非友即敌”的概念。
七、欧盟推行有效多边主义,发挥平衡作用
欧盟是国际格局多极中的重要一级。欧盟中的大国都主张实行“有效多边主义”。今年欧盟将重新启动由于法国全民公决而被否决的欧盟宪法草案评判工作。今年初,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欧盟,斯洛文尼亚正式加入欧元区,欧盟东扩取得新进展。由于伊拉克战争而产生的大西洋联盟裂痕已有所弥合,欧美关系有所改善。欧盟积极介入中东和伊核等热点问题,采取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中俄的立场。积极加强同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合作,同时以对话和谈判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和经济摩擦。
八、国际安全形势复杂,人类共同问题突出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安全中不稳定因素增加。美国大量增加军费,扩充武库,研发新式武器。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东扩到俄罗斯门口,并试图通过中亚同东边的美日澳军事联盟联成一片。美国正在挑动大国之间的新的军备竞赛。恐怖主义越反越恐,恐怖主义活动更加隐蔽,袭击的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各国深受其害。具有极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国际性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当前最需迫切解决的议题之一。
九、南南合作重新活跃
今年年初成功召开的东盟系列峰会和第二届东亚峰会,推动东南亚和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国—东盟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东南亚合作机制”主张加强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本着灵活务实、循序渐进的方针,推进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共同体建设,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例证。2006年是拉美大选年,中左翼阵营在一系列拉美国家取胜。拉美国家独立自强和相互合作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国—非洲合作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首脑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今年2月胡锦涛主席又成功访问非洲八国,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中非经济合作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也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十、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今年是中国继续推进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的一年。中国向世界宣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致力于各国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和谐共处,促进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的和谐发展,推动承认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人类文明和谐进步。中国在外交实践中,将继续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稳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将继续为世界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