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友好交往  
刘凯阳副秘书长出席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袁  昊
 
      11月15-17日,由尼山论坛组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下简称尼山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并致辞。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企业界、宗教界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其中外方代表40余人。应尼山论坛组委会邀请,我会刘凯阳副秘书长一行3人出席论坛。
  尼山论坛从2010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届。今年论坛的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迈向绿色·简约的人类生活”,突出了绿色、简约、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核心概念。论坛举办了包括开幕式、闭幕式、电视论坛、专题讲座、分论坛在内的40余场次活动。在闭幕式上,论坛发表了《人类简约生活宣言》和《世界女性尼山共识》,向全人类倡导简约生活、呼吁携手迈向简约时代。
  许嘉璐指出,人类需要理性思考洞察过去和未来,在祖先留下的教诲和经验中汲取智慧。生态是人类自己毁灭的,如何挽救、补偿、恢复,需要人类反思。各国学者带着不同文化来到中国,世界级的文明论坛以环境为切入点,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叶小文提出,摆脱人类危机,需要以和谐为目标、以绿色为途径、以简约为理念,这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到来,有助于中国为世界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届论坛讨论较多的话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论、古代生态智慧、绿色经济建设和宗教哲学生态智慧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论探讨中,涉及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治国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吸收、借鉴西方生态理论,倡导简约生活,阐述了绿色治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探讨中,涉及到儒家、道家、墨家、《周易》等的生态智慧,反映了中国学者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智慧资源,是我们应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宝贵财富。此外,不少国外专家探讨了其他文明的生态哲学,涉及到欧美、日本、蒙古、印度等国的文化传统与生态智慧经验。相当多的学者探讨了世界各主要宗教思想观念中的生态智慧问题。
  除主论坛外,本届尼山论坛首次举办以“女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尼山世界女性论坛(以下简称女性论坛),安排了包括学术对话、书院讲课、关爱女童活动、植树、文化沙龙等14场次活动,80余位代表参与了相关活动。
  我会代表全程参加论坛活动,广泛接触了中外与会人士。刘凯阳副秘书长与尼山论坛组委会高述群副秘书长进行了工作交流,对深化双方合作进行了探讨。
  此次参与第四届尼山论坛,对我会探讨在“跨文明对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更有效开展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收到了预期效果。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