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论坛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
 
                                                        王冲

      在全世界的惊诧中,在美国精英的反对下,在得票数不如希拉里的情况下,特朗普在2016年的大选中获胜。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特朗普都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竞选诺言会不会一一兑现?他能否做到“让美国再次伟大”?他会不会把美国带回孤立主义?他的外交政策将如何推进?这些,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中国而言,更关心的是,在他领导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将何去何从。
                                      美国政治周期影响中美关系
  美国的政治周期、总统轮换,对中美关系显然有较大影响。
  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担任总统的几十年里,中美关系是“低开高走”的态势。总统竞选拿中国开刀,上任后对中国施加压力,随着双边接触的增加,关系逐渐改善。
  奥巴马时期则恰好相反,中美关系是“高开低走”。刚上任时奥巴马政府甚至提出G2战略,对华示好明显。但很快改弦更张,政治上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经济上筹划TPP把中国拒之门外,军事上借南海问题制造亚太紧张态势。
  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美国看中国,崩溃论和崛起论并存,如今崩溃论市场不大,中国威胁论抬头。美国鹰派秉持现实政治的论调,认为中美无法绕开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崛起一定会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霸权的转移将不可避免地通过战争。
  作为回应,中国提出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此框架下,中美两国之间建立的对话沟通机制已达90多个。这些机制涉及政治、军事、经贸、科技、环境等全方位各个领域。
  这些对话机制,未必能及时解决问题,它的作用在于及时沟通,避免误判,保证中美不陷入对抗的漩涡。
  经贸领域,双边关系发展迅速。201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方出口、进口分别为3961亿、1590亿美元,分别增长7.5%、4.2%,顺差额2371亿美元,增长9.9%。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583.9亿美元,增长速度下降。但由于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中国超越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巨大的贸易额背后是麻烦不断,中国成了美国经济不振的“替罪羊”。中国人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中国对美国进行倾销,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国不对美国开放市场,不是完全市场经济,这些是美国近几届政府一直秉持的观点。
  军事领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是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为此,美国减少欧洲驻军,加强亚太军事存在。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强化了和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加强对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亚太国家的争夺,构筑了环太平洋的对华包围圈。
南海问题,更是中美之间测试对方决心的试金石,中美军舰、军机在南海的对峙,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好消息是,中美之间军事沟通的渠道保持畅通。军事领域的对话沟通机制主要有:中美军事热线、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中美副外长级战略安全、多边军控和防扩散磋商、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中美司局级军控与防扩散磋商、中美退役高级将领会谈、中美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研讨会等。
                                  从竞选言论看特朗普的外交特点

  中国有句古话,叫听其言、观其行。从特朗普竞选总统的外交言论,可以大致判断他的外交特点。
  第一,特朗普的外交更加注重利益,轻视价值观。美国的外交,就像一个钟摆,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摆动。通常而言,民主党更注重理想主义,而共和党更注重现实主义。特朗普批评希拉里对中东国家推广民主,结果造成中东局势一团糟。作为商人,特朗普重利轻义,和奥巴马相比,他将以更加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美国的外交事务。
  第二,特朗普的外交更加灵活善变。谈到外交,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会在特朗普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他竞选时就对普京示好,上台后可能很快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而这正是普京所期待的。和俄罗斯关系改善后,特朗普在中东、在欧洲,甚至在亚太,会有更多的牌可打。
  第三,特朗普不会退回孤立主义。竞选时,特朗普提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提出让欧盟和日韩分担驻军费用,反对美国向全世界推广民主,外界认为他将把美国带回孤立主义。这只能是说说而已,美国的利益已经遍布全球,无法回去。这一点特朗普非常清楚。哪些全球事务需要强化,哪些需要收缩,这是特朗普及其团队需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总之,特朗普说的,体现了他的思路和风格,但受到美国行政机构、国会、企业家的掣肘,他有些只是说说,有些可以做到,有些做不到,更多,则是需要漫长的博弈过程。
                                        对于中美关系无需太悲观

  大选前,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我,问两个人上台对中美关系影响如何。
  我的回答是,如果希拉里当选,中国所面临的压力将增大。希拉里将继续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施加压力,其中包括在南海问题上可能维持强硬立场,深化和日韩同盟国的合作,继续争取东盟国家对美国的支持,如印尼、缅甸。最大的变数,是希拉里能否执政后挽救TPP,如果TPP被国会否决,不利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对中国的制衡。
  假如特朗普上台,执行美国优先政策,有利于中美关系在东亚的缓和;特朗普会在经贸、就业、投资方面对中国更加强硬,因此短期看中美经贸关系会有波折,但他是商人,善于谈判,讲究实际,会很快和中国找到平衡点。他要的是中国的钱,不会在人权方面说三道四。
  如今,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面临考验,因为特朗普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波折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中美关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这个调试所持续的时间,要看双方领导人和团队的意愿和协调能力。可以预见地是,调试后中美关系将改善。也就是说,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可能是“低开高走”。
  中美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中美双边关系,二是亚太局势,三是世界形势。
  中美双边关系,最大的障碍在于台湾问题,只要特朗普不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双边政治关系不会出现大问题。
  经贸关系将是未来中美博弈的重点,中国毫无疑问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其核心在于,特朗普是否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这一关守住,在反倾销、贸易不平衡等问题方面才可以灵活处理。美国要实现提高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计划,需要资金,中国可以抓住机会进行谈判,让中国公司去美国投资时获得更多便利,甚至可以考虑增加购买美国国债。因为从长远看,美国不是衰落,而是处于低潮。
  按照特朗普的承诺,他将废掉奥巴马政府力推的TPP。近期,特朗普的讲话再次强调这一点。按照这个逻辑,美国有可能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甚至有可能改变做法,加入亚投行。
  在世界范围内,中美合作大于竞争。中东乱局、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都需要中美两国的合作,合作的空间存在。
  中美关系的难题,在于亚太。要点在于朝核问题、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随着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华示好,访华后拿到中国的大额订单和援助而有所降温,虽然法律层面双方没有高调宣扬,但在具体措施方面,中国还是做了让步,允许菲律宾渔民到黄岩岛附近打鱼,双边关系缓和,这让美国失去了在亚太地区给中国施压的先锋。
  朝核问题是真正的难题。特朗普说要和金正恩谈谈,还说中国是唯一支持朝鲜的大国。特朗普当选后,朝鲜并没有发贺电,而是在朝中社评论“是不是该换个主意的时候?”中,劝美国领导人改弦更张,提出“现在是美国要决定如何与东方核强国打交道的时候了”。
  挑战在,机会也在。
  萨德导弹系统造成的中韩关系紧张也迎来机会。朴槿惠政权风雨飘摇,美国也权力交接,是否部署萨德导弹,也将是未来朝鲜半岛问题的另一个筹码。
  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维护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决心不比任何前任总统差,他也清楚中国国力的日益增长给美国带来的挑战。因此,即便他不再用亚太再平衡这个说法,也会持续增强对中国的压力。
  对特朗普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与其盟友之间的平衡。他说过,要让日本和韩国承担更多军费,甚至说过撤出驻韩美军,这些话让日本政府和韩国政府产生焦虑。可以预见,他不会真的这么做。
  中美关系是复杂的,有起伏也正常。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向何处去,我们无需太悲观。
                                                (作者系乐视副总裁、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