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农业集团(简称“首农集团”)原为北京国营农场管理局,拥有5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有土地200万亩,员工4万人,总资产500亿元人民币,具有较强的行业引领力和品牌竞争力。长期以来,首农集团一直非常重视国际交流工作,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民间国际友好的先驱和
外事活动的重要窗口 根据中央的指示,20世纪60年代北京国营农场系统先后建立了六个农业领域的国际交流窗口企业,如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东北旺中日友好人民公社等。这些国有农场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担任着农业领域国际交流的主力军,促进了我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往来。 作为地处首都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历史赋予北京国营农场系统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重要使命。 从1955年到2014年,北京国营农场系统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级别的外国国宾代表团。195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来访,参观了北京国营农场系统的南郊农场,这是中国农业企业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国家元首。此外还接待了数以百计、来自世界各国的科技、经贸等友好交流团组,累计人次超过百万。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成果丰硕 北京农场局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1952年春天,北京市双桥农场收到了毛泽东主席转赠的一台先进的罗马尼亚拖拉机,以后又陆续接受了各国赠送的大型农机具100余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大型机械化农场,由美国朋友韩丁先生担任技术顾问。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朋友阳早、寒春夫妇在南郊农场,经过十年耕耘,艰苦创业,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大型奶牛牧场。 进入80年代后,北京农场系统企业解放思想,从西方发达国家大胆引进了一批中国急需的农业先进技术和农机装备,建立了中日友好奶牛场、中瑞奶业技术中心、中以示范农场、中荷猪业技术中心等国际农业技术交流机构,在提升中国现代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农场局对外农业援助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从20世纪下叶到21世纪初(1962-2002年),北京农场局是中国对外农业援助事业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北京农场局累计派出农业专家上百人次,帮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民脱贫致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农场局农业专家和当地农民兄弟一起,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在荒芜的大地上,成功建设了一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在同甘共苦的共同劳动过程中,专家们和当地群众结下了兄弟般的深情厚谊,为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事业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随着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全面对外开放,北京农场局的国际经济合作事业进入了新阶段。 首农集团旗下的拥有34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8家是全国性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如北京麦当劳,北京肯德基,北京丘比,北京荷美尔,北京发喜,北京辛普劳,北京百麦和北京华都诗华。北京丘比和北京发喜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首农集团旗下的合资企业具有明显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与首农集团合作的外国公司,大多是世界知名大企业。首农集团非常重视管理规范化,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造。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形成了与中国市场紧密结合的强大的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复合优势。首农集团引进的外商投资,对首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农集团非常重视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企业的综合实力,使这些行业的整体发展程度向世界最高水平靠拢,通过利用外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跨国公司的各种优势,打造了一些竞争力强的国际名牌和拳头产品。 首农集团利用外资30年的历程,彰显了对外开放的时代意义和强大生命力,是集团改革开放辉煌业绩中最为经典和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开展国际交流的基本经验 一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际意识鲜明突出。国际化意识是首农集团与生俱来的基本基因。外事优先、特事特办、外事无小事等理念深入人心,上至集团董事长,下至农场普通员工,个个都时刻慎记,并且落实在每个细节。 二是领导高度重视。集团几十年来历经多次机构改革,但始终设立外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班子核心成员担任专职领导。 三是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集团面临重大发展机运时,不等不靠,审时度势,勇于进取,创造了多个中国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第一。 四是别具一格,大胆使用人才,造就一流国际事务人才队伍。在改革开放后,北京农垦率先吸收了一批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国际业务精英充实到外事工作岗位。 五是非常注重前瞻性研究。首农集团非常重视国内外综合信息的研究工作,为集团国际事务的开拓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首农集团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和国外名牌大学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数十名,组建了集团的国际事务智库。
新时期“走出去”战略的生力军 中央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为首农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团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海外首农”的发展战略,明确把海外布局作为长期战略的重要内容。 从2015年起,集团计划利用5-8年时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海外再造一个“首农集团”,在澳洲、东南亚、欧洲和南美地区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农业食品加工业企业。 首农集团拟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动力,大力推进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将有实力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创立知名品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实施北京农垦发展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由首农集团有限公司供稿,总经济师方健为交流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