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论坛  
论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为例
                                                  洪 苹

      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挪威、新加坡等主权国家,还是原先不属于国际政治游戏场中的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媒体等,都在谋求左右国际舆论导向的话语权,并积极谋求将自己的特定话语巩固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国际政治日益变成了“话语权政治”。其中,非政府组织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与性质,作为政府的补充,在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截止到2011年,在民政部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已超过44万个。这些组织活跃在教育、卫生、环保、扶贫和家庭发展等各个领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推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同時,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日趋活跃,参与国际事务的领域日益拓展,能力不断增强,利用其组织灵活和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和行业优势,在争取国际话语权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出色的公共服务是非政府组织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基础
      非政府组织(Non?鄄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一词引进中国是在1995年。那一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同期同地召开国际NGO论坛,这一概念从此正式引入我国。事实上,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互相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才能构成市场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主流。无论是哪种单一的运作机制,都会有缺陷和局限。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长,形成了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的NGO体系。据统计,1988年社会团体登记数为4446个,2005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共有31.97万个,到2011年就已经有44多万个非政府组织注册。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贡献令人瞩目。
  譬如,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他们在参与公共服务及人口与家庭发展领域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仅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计生协)为例,计生协作为活跃的非政府组织,根据其工作任务和发展战略,积极配合政府,拾遗补缺,充分发挥其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其网络广泛,人才荟萃等特点和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围绕群众的生产、生育和生活等家庭问题,开展独具特色的生育关怀、创建幸福家庭、青春健康、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工作,做政府所急,群众所需,自身所能的工作,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它非政府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我国人口与家庭事业的深入发展,成为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其中,计生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和九十年代开展的促进穆斯林人群的生殖健康活动就是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最佳体现。在这些活动中,计生协立足弱势和边缘群体,对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干预,有效弥补了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计生协还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和变通方法进行社会宣传活动,支持了政府宣传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的倡导和推进计划。这些作用是政府、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是不可替代的。此外,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计生协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城乡基层,以服务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为已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协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地方和基层组织100多万个,会员9400万人,通过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联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使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全民关心、全民参与的事业。正因为此,计生协的工作才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正是因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出色表现和良好实践,才使得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拥有大量数据和案例。而以各种鲜活案例为基础进行对外宣传,对掌握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这些经验赋予了中国非政府组织足够的“话语权”,可以与国外非政府组织沟通经验,互通有无,介绍国内发展,为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带来很多便利,有利于争取国际话语权,进而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对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是非常有益的补充。由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内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非政府组织已经开始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截至2011年5月,中国大陆已经有31个非政府组织获得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中国计生协2005年初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多年来一直参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会议,利用会议机会争取话语权,为国家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社会改革发展是非政府组织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动力
      非政府组织所倡导的是志愿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精神,所服务的对象是普通民众和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便于对一些敏感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探索,继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由政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中国非政府组织作为中间桥梁,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更好的交流沟通。同时,中国非政府组织在与国际社会交往过程中还肩负重要使命,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赢得时间与空间,赢得理解和支持。
  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为例,当时计生协成立的重要原因基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倡导的计划生育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迫切需要成立一个便于开展和加强国际国内学术、技术研究和交流的群众团体。许多专家、教授、学者、计划生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求成立一个便于对外交流合作的计划生育组织。另一方面,在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计划生育国际组织——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拥有153个国家成员协会,唯独缺少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的成员协会,因而积极游说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成立一个计划生育组织,因此中国计生协于1980年应运而生。
      30多年来,计生协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在计生领域大胆探索,倡导政府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如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生育关怀”行动以及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政治效益,直接促进了政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在计划生育上实现了“由罚为主”到“以奖为主”的根本转变。此外,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拥有国际计生联成员协会和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身份,作为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的对外窗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联合国机构的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计生联的153个成员协会的部分协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如日本协力财团、福特基金会、美国适宜卫生组织、美国公共媒介中心和救助儿童会等一些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友好交流和项目合作。30多年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争取到了上亿元国际合作经费,以及大量的援助设备,为中西方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领域打开了对话的窗口。同时,国际计生联也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及成就,增进了理解,赢得了支持,为树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在国际领域的良好声誉和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计生协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组织性资源,其地位、作用会日益凸现,成为增进国际交往等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意义非凡。宣传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树立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形象。
                三、加强民间外交是非政府组织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具体实践
  三十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前总干事吉尔·格里尔说,中国在过去30年来的发展是无可比拟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和成就,人口政策无疑为此作出了贡献。但是一些敌对势力歪曲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中国计生协利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国际计生联和国际组织等三大国际平台,主动出击,参加国际会议,争取话语权。例如,中国计生协以其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及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中的斐然成效及丰富经验,以青春健康为切入点,通过承办协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项目合作、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中国计划生育的成就,扩大计生协影响,取得了良好成果。2009年计生协主办了第五届亚太生殖健康大会青年论坛,开创了亚太生殖健康大会青年论坛形式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计生协的国际组织合作项目也取得骄人成绩,中国计生协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的青年网络项目成为向世界各国推广的典范,在工作场所开展的青年农民工艾滋病预防项目得到了国际劳工组织颁发的最佳成就奖。近3年来,中国计生协利用青春健康工作经验,赴非洲开展贫困社区青少年艾滋病预防项目,在肯尼亚举办的中非民间论坛青年论坛获得了肯尼亚政府的高度赞扬,肯尼亚副总统亲自为中国计生协颁发了中非友谊奖。同时,在有关国际大会上,中国计生协积极提交论文并鼓励青年人参加,如东盟人口与家庭发展论坛、第六届亚太生殖健康大会、第五亚太艾滋病大会、第二届中非卫生合作论坛以及在其他国际会议和南南合作等活动中,中国计生协都竭力通过参会,争取话语权,大力宣传中国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有力回击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的攻击,树立了中国计生协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
                四、非政府组织在争取国际话语权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要提升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掌握话语内容的时效性、公信力、针对性和亲和力。外国对中国了解不多,应采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对外宣传,可以适当淡化政治色彩,突出人文因素。要注重和西方世界老百姓的话语互动,以提高话语权。例如中国计生协在2010年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派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参会团队,以年轻人独有的沟通能力展开了与西方国家人民的互动。他们在大会上表演以反歧视为主题的话剧,以创新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在艾滋病预防及反对歧视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台下西方观众的一致赞赏和好评。总之,话语权的问题是具有战略性的,要掌握西方话语权的核心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交流,因此,提升非政府组织的话语权能力是当务之急。
      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话语施行者或者称为话语主体较为单一,在不断提升官方话语主体的国际话语能力的同时,应培育广泛的民间话语主体。例如,如今网络的广泛运用使得网络主页、微博等以民间主体为主导的沟通方式大为盛行。充分调动民众的宣传能力,在网络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非政府组织,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话语权,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第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话语内容如何被西方国家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要使用西方民众听得懂的语言,以他们理解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宣传;第三,话语对象的选择应做到多样化,西方政府、民众、媒体、非政府网络等等,均可以成为宣传对话的对象;第四,应充分利用国际话语权平台,当前各发达国家发展援助机构和各政府间国际组织普遍采取向非政府组织倾斜的政策,中国非政府组织也应重视同它们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机制。中国非政府组织应针对联合国体系制定参与战略,争取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拥有正式咨询与对话的地位。对联合国体系召开的各种重要国际会议,中国非政府组织应积极参与,不仅要参与同期举行的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而且要参与正式的官方会议及其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第五,应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反馈能力。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仅要靠有效和灵活的政府决策与行动,还要靠非政府组织的努力。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7124号-2
北京复兴路四号 联系电话:(010)83907345 / 83907341 传真:(010)83907342
E-mail:cafiu@cafiu.org.cn